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10-62701247
元末明初罗贯中作,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终于王濬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林海音著。全书以老北京为背景,通过内容相连贯的《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以及《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几个动人故事,追述童年生活,抒写了深切怀恋之情。
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中讲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悲剧。莎士比亚作。写于1601年。取材自12世纪末的一部《丹麦史》。描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对谋杀父王骗娶母后并篡位登基的叔父克劳狄斯进行复仇的故事。
英国笛福著。描写了鲁滨逊在荒岛上克服种种困难独立生活了28年,最后得以重返英国,并成了受人敬仰的创业英雄的故事。赞颂了当时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不畏艰难、勇于冒险、积极向上的开拓进取精神。
长篇小说。英国斯威夫特作。通过医生格列佛4次航海遇险,飘流到几个幻想国度的见闻,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残暴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罪恶。
长篇传奇小说,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小说所描写的报恩复仇的故事时间涉及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两个时期。
法国19世纪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之一,以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强烈对照,赞美下层人民崇高的品德和反抗精神,揭露教会禁欲主义的虚伪面貌和特权阶层的冷酷自私。
《简·爱》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小说主要通过女主人公简爱的婚姻遭遇,突出表现简爱追求精神独立的性格特征。
长篇小说《红与黑》成书于1830年,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最著名的作品。标题的红色象征着1789年大革命和拿破仓,黑色象征着教会统治和波旁王朝,两种对立的颜色代表了两种对立的势力。
短篇小说。法国莫泊桑的成名作。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具有爱国心助人为乐又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妓女,通过她的不幸遭遇,愤怒地揭露和批判了地主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虚伪、卑鄙。
本书是高尔基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第1部。作者利用传记形式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特征,描绘出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
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小说叙述了保尔·柯察金在革命斗争中由一个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坚强战士的历程。
儒勒·凡尔纳,法国著名的科学幻想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著名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 和《神秘岛》是凡尔纳的代表作。
中国近代诗歌理论和美学著作。王国维著。涉及艺术特征和创作方法等许多诗歌理论和美学问题。
散文集。鲁迅著。北京未名社1928年9月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1932年9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收作者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10篇。
书信集。傅雷著。收作者和夫人于1954—1966年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百余封,这本家书是一部极好的品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方面的读物,也是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史铁生著。发表于《上海文学》1991年第1期。作品写的是一个人的思想成长的历程,更是一个特殊的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残疾展开的思考。
传记。作者罗曼·罗兰。作品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坎坷一生,赞扬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的奋斗精神。
诗集。惠特曼作。1855年出版。后多次再版,每有新诗补充。歌颂民主、自由。反对奴隶制度和民族压迫;倡导人类平等;歌颂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赞美大自然;提出了关于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
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古代重要学术著作。道家的主要经典。相传是春秋末期的老子本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
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著的一本对旧中国农村社会特点进行探讨的论文集。
林语堂从个人感受和经验的角度,向西方人介绍了中国人的人生观和宇宙观,宣扬了自然主义的返朴归真,并介绍了中国的知识和民风。
明史研究专著,作者是黄仁宇。作者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
作者是鲁思·本尼迪克特。是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是全世界公认的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是我们了解日本不得不读的经典著作。
科普著作。作者法布尔。《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作品,又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在作家的笔下,昆虫都是可爱的小生灵。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科学著作。作者达尔文。一译《物种原始》,是《通过自然选择的物种起源》一书的简称。它是奠定生物进化理论基础的重要著作。
副标题《从大爆炸到黑洞》(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英国理论物理学家S.H.霍金著。1988年出版。关于空间和时间的著作。
19世纪丹麦作家安徒生(1805—1875)创作的童话的总称。安徒生共创作童话168篇。他的第一部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出版于1835年春。
童话集名。由德国语言学家和童话作家格林兄弟(雅各·格林,1785—1863; 威廉·格林,1786—1859)根据民间传说加工创作而成。
《关雎》确是一首深挚而优美的诗歌,具有永久的魅力。作为我国文学传统的源头,居于《诗经》篇首的《关雎》,已经给予并将永远给予后世文学以甘美的滋润。
这是一首情诗。写一个热恋中的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抒情主体是男是女,后人已无从断定。
诗的主题是揭露汉代兵役制的腐败不合理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从一个侧面批判了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残暴政治,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观沧海》是曹操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写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途中。
这组《饮酒》诗应是陶渊明四十一岁时从彭泽令任上田园隐居之后不久的作品。这时他刚刚离开黑暗龌龊的官场回到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之中,而且经济上尚无衣食之虞,因而诗中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悠然情调。
《木兰辞》是一首叙事诗,讲女英雄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刻画了木兰勤劳善良、刚强勇敢的性格和不爱功名富贵的品质,集中表现了人民的愿望、理想,得到千百年来人民的喜爱。
整首诗写出了两人友情的真挚不移,并且表露了诗人浩阔的胸怀,远大的志向。
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作者感慨万端,意绪悲凉,好象是在慨叹宇宙的无穷和生命的短暂,又流露出一种孤独寂寞之感。
这首五律对仗工整,音节响亮,具有盛唐诗歌的气象,一直为后人所激赏。
这首诗充分表现了诗人的艺术天才,无论是取景构图还是遣词造 句,都十分生动、准确、工整,可以说是唐边塞诗中最光彩夺目的篇 章之一。
这首七绝,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绘。诗中既有环境气氛的渲染,又有优美感人的幻想,感情色彩极为浓厚,从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那颗“遥寄”的“愁心”。
诗的构思紧紧围绕主观和客观、理想和现实剧烈的矛盾冲突而展开,时而热烈,时而沉郁,时而绝望,时而高昂,开合腾挪,牢笼百态,沛然奇气,充塞其中,充分展示了诗人李白的个性特点。
这是崔颢现存的名作,抒写他登临名胜时怀古思乡之情。诗歌写得情景相生、一气流注,深得后世称颂。
这是一首杜甫青年时代写的诗。公元七三五年,杜甫二十四岁,到洛阳应进士考试,没有中第,于是他在齐、赵一带漫游。这首诗就写在他游山东的时期。
这是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三月杜甫为安史叛军羁系在长安时写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
诗歌描绘出诗人痛苦的生活境况,反映了战乱的社会现实,浮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大形象,体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判官武某归京,岑参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
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这时白居易也从苏州归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刘禹锡便写了这首诗作答。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五十篇中的第三十二篇。它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深刻揭露了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恶,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成为后人认识封建社会的形象教材。
这首诗写的是西湖的早春景色,但不是静止地描画春景,而是随“行”随吟,诗人观景的立足点不断变化,绘景富有流动感,使读者也仿佛随着诗人的脚步一路赏春。
这首诗在东汉乐府诗中是唯一的有确切年代、事典可考的一篇,所以,在文学史上有着较重要的地位。
《赤壁》诗是杜牧在黄州刺史任上所作,黄州城外有赤壁矶,杜牧借此以咏叹赤壁之战的史事,抒发自己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这首诗与诗人夜泊秦淮河的所见所感,讽刺了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政事的上层人物,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虑。
这首诗是作者滞留巴蜀时所写,是写给在北方的妻子王氏的。
这首《无题》是恋人被迫离去时的哀诉,是诗人青年时期心路历程中一曲失恋的哀怨、苦痛的歌。
此词写尽了作者的寂寞、孤独、忧愁、懊恨、离愁、秋思。
抒写了边地将士生活的艰苦,表达了作者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极具悲壮苍凉之意。意境阔大,情调悲凉,堪称豪放派的先声。
这首词以工丽的语言描写景物,情文并茂,音调和谐,创造了情致缠绵,凄婉隽丽的意境。久为人们传诵。
王安石1050年任浙江鄞县知县期满,回故乡江西临川,途经杭州时,登临杭州西湖飞来峰,诗人有感而发,写下这首七绝。
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堪称“直造古人不到处”的典范之作。
历来认为此词是“中秋词”之绝唱,构思奇拔,在词厦的建构上,也是匠心独运。
这首词,思路开宕,想象丰富,意境辽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诗中生动地描绘出了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家乡一带淳朴的生活习俗充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
这首词以问答起,以回答结束,触景生情,因事怀古,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这首词题为“壮词”,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壮就壮在它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气,道出了英雄的一片壮心。
这首七律高度的概括性和鲜明的形象性完美结合,无论叙事或者抒情,都在极其简练、极其生动的语言中凝聚着丰富的内容和巨大的感染力。
这首小令抒写的是一个飘泊天涯的游子思家而不得归的惆怅心情。
这首小令,遣词警辟,形象鲜明,于浓烈的抒情色彩 中迸发出先进思想的光辉,在元散曲、乃至整个古典诗歌中,都是 难得的优秀作品。
全诗以理见情,冷僻的评析中蕴藏着诗人犀利的见解,愤世疾 俗之情寓于字里行间,读者只能以意得之。
诗词摆脱了早期词作钟情于花鸟节序,习惯于吟风弄月的创作定势,而代之以当时民主革命者的忧国虑时、慷慨激昂、壮志欲酬的情怀,从而凸现了诗人巾帼英雄的精神风貌。
散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齐鲁是两个相邻的诸侯国,公元前684年,在鲁国境内发生了战争。齐强鲁弱,齐背盟侵鲁,鲁国人曹刿挺身而出,要求鲁庄公召见他。
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之汇编。研究孔子的主要资料。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过深远、持久影响的典籍之一。
阐述哲学、社会思想的语录体著作。十四卷。战国时孟子等人编著。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
《列子》是一部著名的哲学著作。旧题周列御寇著。《汉书 ·艺文志》列为道家类。刘向、刘歆整理本早佚。今本 《列子》 8篇。
《庄子》成为人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之一,同时,它在中国文学史和自然科学发展史上都有重要的影响。
战国及西汉各种礼仪著作选集,后列为儒家经典。二十卷,四十九篇。西汉戴圣编辑。约成书于西汉宣帝时。
散文篇名。节选自《战国策·齐策》。篇名为选者所加。写战国齐相邹忌劝告齐王广泛纳谏,改进政治的故事。
作者诸葛亮,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这是他率军北驻汉中,准备北伐曹魏时给后主刘禅的一封信。
东晋散文作品。陶渊明作。载《陶渊明集》。原作有诗,曰《桃花源诗并记》。记是序文,诗是正文。记文超过诗文。
南朝梁时陶弘景 (452—536)作。陶弘景好道术,爱山水。梁时隐居句曲山。梁武帝时常去谘询朝廷大事,因此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这封书信是写给友人谢微的,内容是谈山水之美。
《三峡》是一篇写景散文。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深厚的文笔及形象生动而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奇美风光,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山川的挚爱之情。
作者以千里马的不幸遭遇作比喻,借题发挥,批评了当时人才被埋没、受压抑的黑暗现实,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寓意颇为深刻。
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短文。
《小石潭记》 是柳宗元写的著名的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 中的一篇。
本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这是范仲淹被贬放邓州的第二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
散文篇名。宋代欧阳修作。这是一篇传诵千古的赋文,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的古代散文诗。
本篇是一篇咏物抒情散文,它通过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而自己独爱莲以及三种花卉之间的对比,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情操,讽喻了追求富贵利达的世俗风尚。
这篇游记叙写作者与同时谪居于黄州的友人张怀民两人共在承天寺夜游的情景。
本文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
文章通过对西湖严冬雪景的描绘, 表孤独,发痴情, 写出了深沉的湖山隐逸之思, 表达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选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本书无论思想内容或创作手法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成就,不失为明清笔记小说中又一部有代表性的作品。
元末明初罗贯中作,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终于王濬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林海音著。全书以老北京为背景,通过内容相连贯的《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以及《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几个动人故事,追述童年生活,抒写了深切怀恋之情。
曹文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中讲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悲剧。莎士比亚作。写于1601年。取材自12世纪末的一部《丹麦史》。描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对谋杀父王骗娶母后并篡位登基的叔父克劳狄斯进行复仇的故事。
英国笛福著。描写了鲁滨逊在荒岛上克服种种困难独立生活了28年,最后得以重返英国,并成了受人敬仰的创业英雄的故事。赞颂了当时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不畏艰难、勇于冒险、积极向上的开拓进取精神。
长篇小说。英国斯威夫特作。通过医生格列佛4次航海遇险,飘流到几个幻想国度的见闻,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残暴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罪恶。
长篇传奇小说,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小说所描写的报恩复仇的故事时间涉及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两个时期。
法国19世纪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之一,以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强烈对照,赞美下层人民崇高的品德和反抗精神,揭露教会禁欲主义的虚伪面貌和特权阶层的冷酷自私。
《简·爱》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小说家 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小说主要通过女主人公简爱的婚姻遭遇,突出表现简爱追求精神独立的性格特征。
长篇小说《红与黑》成书于1830年,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最著名的作品。标题的红色象征着1789年大革命和拿破仓,黑色象征着教会统治和波旁王朝,两种对立的颜色代表了两种对立的势力。
短篇小说。法国莫泊桑的成名作。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具有爱国心助人为乐又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妓女,通过她的不幸遭遇,愤怒地揭露和批判了地主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虚伪、卑鄙。
本书是高尔基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第1部。作者利用传记形式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特征,描绘出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
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小说叙述了保尔·柯察金在革命斗争中由一个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坚强战士的历程。
儒勒·凡尔纳,法国著名的科学幻想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著名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 和《神秘岛》是凡尔纳的代表作。
中国近代诗歌理论和美学著作。王国维著。涉及艺术特征和创作方法等许多诗歌理论和美学问题。
散文集。鲁迅著。北京未名社1928年9月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1932年9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收作者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10篇。
书信集。傅雷著。收作者和夫人于1954—1966年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百余封,这本家书是一部极好的品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方面的读物,也是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史铁生著。发表于《上海文学》1991年第1期。作品写的是一个人的思想成长的历程,更是一个特殊的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残疾展开的思考。
传记。作者罗曼·罗兰。作品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坎坷一生,赞扬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的奋斗精神。
诗集。惠特曼作。1855年出版。后多次再版,每有新诗补充。歌颂民主、自由。反对奴隶制度和民族压迫;倡导人类平等;歌颂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赞美大自然;提出了关于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
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古代重要学术著作。道家的主要经典。相传是春秋末期的老子本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
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著的一本对旧中国农村社会特点进行探讨的论文集。
林语堂从个人感受和经验的角度,向西方人介绍了中国人的人生观和宇宙观,宣扬了自然主义的返朴归真,并介绍了中国的知识和民风。
明史研究专著,作者是黄仁宇。作者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
作者是鲁思·本尼迪克特。是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是全世界公认的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是我们了解日本不得不读的经典著作。
科普著作。作者法布尔。《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作品,又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在作家的笔下,昆虫都是可爱的小生灵。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科学著作。作者达尔文。一译《物种原始》,是《通过自然选择的物种起源》一书的简称。它是奠定生物进化理论基础的重要著作。
副标题《从大爆炸到黑洞》(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英国理论物理学家S.H.霍金著。1988年出版。关于空间和时间的著作。
19世纪丹麦作家安徒生(1805—1875)创作的童话的总称。安徒生共创作童话168篇。他的第一部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出版于1835年春。
童话集名。由德国语言学家和童话作家格林兄弟(雅各·格林,1785—1863; 威廉·格林,1786—1859)根据民间传说加工创作而成。
《关雎》确是一首深挚而优美的诗歌,具有永久的魅力。作为我国文学传统的源头,居于《诗经》篇首的《关雎》,已经给予并将永远给予后世文学以甘美的滋润。
这是一首情诗。写一个热恋中的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抒情主体是男是女,后人已无从断定。
诗的主题是揭露汉代兵役制的腐败不合理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从一个侧面批判了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残暴政治,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观沧海》是曹操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写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途中。
这组《饮酒》诗应是陶渊明四十一岁时从彭泽令任上田园隐居之后不久的作品。这时他刚刚离开黑暗龌龊的官场回到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之中,而且经济上尚无衣食之虞,因而诗中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悠然情调。
《木兰辞》是一首叙事诗,讲女英雄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刻画了木兰勤劳善良、刚强勇敢的性格和不爱功名富贵的品质,集中表现了人民的愿望、理想,得到千百年来人民的喜爱。
整首诗写出了两人友情的真挚不移,并且表露了诗人浩阔的胸怀,远大的志向。
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作者感慨万端,意绪悲凉,好象是在慨叹宇宙的无穷和生命的短暂,又流露出一种孤独寂寞之感。
这首五律对仗工整,音节响亮,具有盛唐诗歌的气象,一直为后人所激赏。
这首诗充分表现了诗人的艺术天才,无论是取景构图还是遣词造 句,都十分生动、准确、工整,可以说是唐边塞诗中最光彩夺目的篇 章之一。
这首七绝,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绘。诗中既有环境气氛的渲染,又有优美感人的幻想,感情色彩极为浓厚,从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那颗“遥寄”的“愁心”。
诗的构思紧紧围绕主观和客观、理想和现实剧烈的矛盾冲突而展开,时而热烈,时而沉郁,时而绝望,时而高昂,开合腾挪,牢笼百态,沛然奇气,充塞其中,充分展示了诗人李白的个性特点。
这是崔颢现存的名作,抒写他登临名胜时怀古思乡之情。诗歌写得情景相生、一气流注,深得后世称颂。
这是一首杜甫青年时代写的诗。公元七三五年,杜甫二十四岁,到洛阳应进士考试,没有中第,于是他在齐、赵一带漫游。这首诗就写在他游山东的时期。
这是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三月杜甫为安史叛军羁系在长安时写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
诗歌描绘出诗人痛苦的生活境况,反映了战乱的社会现实,浮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大形象,体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判官武某归京,岑参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
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这时白居易也从苏州归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刘禹锡便写了这首诗作答。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五十篇中的第三十二篇。它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深刻揭露了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恶,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成为后人认识封建社会的形象教材。
这首诗写的是西湖的早春景色,但不是静止地描画春景,而是随“行”随吟,诗人观景的立足点不断变化,绘景富有流动感,使读者也仿佛随着诗人的脚步一路赏春。
这首诗在东汉乐府诗中是唯一的有确切年代、事典可考的一篇,所以,在文学史上有着较重要的地位。
《赤壁》诗是杜牧在黄州刺史任上所作,黄州城外有赤壁矶,杜牧借此以咏叹赤壁之战的史事,抒发自己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这首诗与诗人夜泊秦淮河的所见所感,讽刺了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政事的上层人物,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虑。
这首诗是作者滞留巴蜀时所写,是写给在北方的妻子王氏的。
这首《无题》是恋人被迫离去时的哀诉,是诗人青年时期心路历程中一曲失恋的哀怨、苦痛的歌。
此词写尽了作者的寂寞、孤独、忧愁、懊恨、离愁、秋思。
抒写了边地将士生活的艰苦,表达了作者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极具悲壮苍凉之意。意境阔大,情调悲凉,堪称豪放派的先声。
这首词以工丽的语言描写景物,情文并茂,音调和谐,创造了情致缠绵,凄婉隽丽的意境。久为人们传诵。
王安石1050年任浙江鄞县知县期满,回故乡江西临川,途经杭州时,登临杭州西湖飞来峰,诗人有感而发,写下这首七绝。
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堪称“直造古人不到处”的典范之作。
历来认为此词是“中秋词”之绝唱,构思奇拔,在词厦的建构上,也是匠心独运。
这首词,思路开宕,想象丰富,意境辽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诗中生动地描绘出了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家乡一带淳朴的生活习俗充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
这首词以问答起,以回答结束,触景生情,因事怀古,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这首词题为“壮词”,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壮就壮在它形象地描绘了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气,道出了英雄的一片壮心。
这首七律高度的概括性和鲜明的形象性完美结合,无论叙事或者抒情,都在极其简练、极其生动的语言中凝聚着丰富的内容和巨大的感染力。
这首小令抒写的是一个飘泊天涯的游子思家而不得归的惆怅心情。
这首小令,遣词警辟,形象鲜明,于浓烈的抒情色彩 中迸发出先进思想的光辉,在元散曲、乃至整个古典诗歌中,都是 难得的优秀作品。
全诗以理见情,冷僻的评析中蕴藏着诗人犀利的见解,愤世疾 俗之情寓于字里行间,读者只能以意得之。
诗词摆脱了早期词作钟情于花鸟节序,习惯于吟风弄月的创作定势,而代之以当时民主革命者的忧国虑时、慷慨激昂、壮志欲酬的情怀,从而凸现了诗人巾帼英雄的精神风貌。
散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齐鲁是两个相邻的诸侯国,公元前684年,在鲁国境内发生了战争。齐强鲁弱,齐背盟侵鲁,鲁国人曹刿挺身而出,要求鲁庄公召见他。
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之汇编。研究孔子的主要资料。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过深远、持久影响的典籍之一。
阐述哲学、社会思想的语录体著作。十四卷。战国时孟子等人编著。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
《列子》是一部著名的哲学著作。旧题周列御寇著。《汉书 ·艺文志》列为道家类。刘向、刘歆整理本早佚。今本 《列子》 8篇。
《庄子》成为人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之一,同时,它在中国文学史和自然科学发展史上都有重要的影响。
战国及西汉各种礼仪著作选集,后列为儒家经典。二十卷,四十九篇。西汉戴圣编辑。约成书于西汉宣帝时。
散文篇名。节选自《战国策·齐策》。篇名为选者所加。写战国齐相邹忌劝告齐王广泛纳谏,改进政治的故事。
作者诸葛亮,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这是他率军北驻汉中,准备北伐曹魏时给后主刘禅的一封信。
东晋散文作品。陶渊明作。载《陶渊明集》。原作有诗,曰《桃花源诗并记》。记是序文,诗是正文。记文超过诗文。
南朝梁时陶弘景 (452—536)作。陶弘景好道术,爱山水。梁时隐居句曲山。梁武帝时常去谘询朝廷大事,因此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这封书信是写给友人谢微的,内容是谈山水之美。
《三峡》是一篇写景散文。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深厚的文笔及形象生动而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奇美风光,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对山川的挚爱之情。
作者以千里马的不幸遭遇作比喻,借题发挥,批评了当时人才被埋没、受压抑的黑暗现实,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寓意颇为深刻。
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短文。
《小石潭记》 是柳宗元写的著名的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 中的一篇。
本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九月十五日。这是范仲淹被贬放邓州的第二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
散文篇名。宋代欧阳修作。这是一篇传诵千古的赋文,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的古代散文诗。
本篇是一篇咏物抒情散文,它通过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而自己独爱莲以及三种花卉之间的对比,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情操,讽喻了追求富贵利达的世俗风尚。
这篇游记叙写作者与同时谪居于黄州的友人张怀民两人共在承天寺夜游的情景。
本文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
文章通过对西湖严冬雪景的描绘, 表孤独,发痴情, 写出了深沉的湖山隐逸之思, 表达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选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本书无论思想内容或创作手法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成就,不失为明清笔记小说中又一部有代表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