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辛弃疾
  • 【朝代】:宋代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知识来源:王建平 主编.新课标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辞典.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第192-194页.

  • 注释
  • 译文
  • 赏析
  • 集评

①陈同甫:名亮,字同甫,辛弃疾挚友之一。

②吹角连营:各营垒接连响起一片号角之声。

③八百里:指牛。麾下:部分。炙:烤肉。

④五十弦:瑟。这里泛指乐器。翻:演奏。塞外声:以边塞作为题材的悲壮乐曲。

⑤沙场秋点兵:古代多指在秋天点兵用武。点兵:检阅军队。

⑥作:如。的卢:骏马名。典出《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刘备骑马跳檀溪,马名的卢。

⑦天下事:指恢复中原,完成统一大业。

夜深人静,饮酒半醉,我拨亮油灯,不禁抽出宝剑仔细端详。睡梦中, 我又回到昔日的沙场,只听得绵延的军营里响起接连不断的号角声,士兵们斗志昂扬,分食着烤熟的牛肉;不一会儿,军乐奏起,军营里响起了雄壮悲凉的战歌。秋日的战场上,将军全副披挂,检阅着威严的部队。 战斗开始了。我们的坐骑像“的卢”那样风驰电掣,弓弦声如霹雳般轰鸣,使敌人胆战心惊。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完成君王交给的统一祖国的大业,生前死后能博得为国家建立功勋的美名。可惜的是,如今我头发都花白了,还不能实现平生的壮志!

此词风格豪放,审美特征为悲壮。它确是一首“壮词”:军壮、心壮、气壮、声壮、人壮、马壮。军容雄壮:沙场秋点兵。义军八百里,大锅做饭,大块分肉,大碗饮酒,足见气势之壮。军乐豪壮:五十弦,塞外声,更有号角连营!战斗场面壮烈:战马奔腾,弓声霹雳,将士士气锐不可挡。醉里犹挑灯抚剑的作者自我形象,壮怀激烈。心系一统祖国的 “天下事”,词人的抱负、此词的抱负何等壮伟啊!这首词前九句大体皆描写、渲染一个“壮”字。当然词中也有“悲”,因悲而醉,塞外声从来就既雄壮又悲凉。这首词的悲主要集中在最后一句上。壮志难酬,恢复无望,岁月无情,鬓已微霜,诗人发出了叹息之声,叹出了报国无门的英雄悲愤,这悲愤郁积在他、他的知音陈亮的胸中,已是二十年。

此词在写法上另辟蹊径。一般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而此词特异:前九句为一段,末句另为一段。末句是对前九句的否定。看似一气呵成,连贯而下,实则不尽然。因悲而醉,因醉而梦,过渡自然。全词十句,中间八句写梦境,忆往事:首句未入梦,末句梦已醒,这两句写现实。结构颇为奇妙。另外,这首词上片写军营、士气,下片选取马、弓两桩典型事物,均从形、声入手,不仅形、声、情并茂,还暗用了颜色,红光(灯)、寒芒(剑)、白发三者聚一处,交相辉映,悲壮之感油然而生。

卓人月《古今词统》:搔着同甫痒处。

陈廷焯《云韶集》:字字跳掷而出,“沙场”五字,起一片秋 声,沉雄悲壮,凌轹千古。

梁启超《艺衡馆词选》:无限感慨,哀同父,亦自哀也。

京ICP证040431号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60号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8-2025 中国知网(CN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