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安全安全与灾害防治灾害防治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地球北半球突然被来历不明的洪水包围,近千米高的洪峰,以雷霆万钧之势,咆哮着冲向陆地,吞没了平原谷地,吞没了这些地方的所有生灵。高山在波涛中颤抖,陆地在巨变中呻吟……这是上古神话传说和早期宗教里的记载。有人认为它是人类传讹附会的记忆,也有人认为它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孰是孰非,千百年无定论。让我们抛开所有的争议,实事求是地面对这些人类早期的记忆吧!

更多
收起
陈磊老师工作室
史前大洪水与月球的真相

史前大洪水与月球的真相

现在全球几乎所有的民族都保留有史前大洪水的传说,这一传说的时间几乎是一致的。我们的祖先不可能无故统一地编造一个这样的传说,可以说明史前的超级大洪水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形成大洪水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呢?

较为普遍的解释是: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太平洋造成海啸、地震等灾难造成大洪水。这种论点听起来还是有些道理的,不过难以说明传说中不少洪水是连续几十天的大雨造成的,小行星撞击可以形成洪水但不可能形成连续的暴雨。而且这一解释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地轴倾斜。

众所周知,地轴是有一定的角度的,因此地球才产生了四季。根据研究,地球的地轴最近一次发生倾斜的时间与大洪水时间惊人一致。是不是地轴移动造成大洪水呢? 地轴移动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它会造成南北极改变,气候剧变,原来的温带可能马上变成极地,极地冰雪融化,海面上升,整个过程大气变化剧烈,很容易形成超级暴风雨,形成大洪水。地轴变化也容易引起地壳移动、碰撞引起地震、海啸。 更重要的是,我国大洪水传说中的描述曾有“天倾西北,地升东南”之说。天向西北方向下沉,陆地从东南方向升起,这正是地轴变化的直接证据。比起没有足够证据的小行星撞击说,地轴移动说更能完美地解释大洪水传说的种种现象。

全世界大洪水传说中还有一个非常惊人一致的事件:无论是古中华人、古希腊人、古埃及人、古印度人、古印加人,他们都提到在大洪水前,神都挑选了一个自己的忠实信徒,教会他们逃避灾难的方法,保存了一定的文明。对于这一事件,保守、正统的科学学无不持不信任态度。但是,每一个敢于面对现实,思维不受束缚的人都要扪心自问,我们共同的祖先为什么要串通起来,编造一个这样的故事呢?

应该这样看待人类的神话传说:当时古人看到的种种事件,有些是他们的智能和知识所不能解释的,于是这种世世代代留在脑中的记忆烙印就产生了神话。神话是不可能由古人凭空想象出来的,它必然有一定的依据,也就是说有一定的真实性。那么,这岂不是说明真的有神存在吗?

月亮,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但是,人们一直无法弄清它的真面目。它有太多的迷:1、它的产生,无论是地球分离说、同时产生说、捕获说都存在太大的漏洞,且可能性几可忽略不计。2、月球是一个空心球体,内部有很大空间,这是已知自然天体中唯一的例外。3、从卫星与行星的大小比例来看,其比为27%,与其它卫星与行星比不超过5%相比,显得不可理解。4、表面岩石年代远超地球,甚至太阳系,说明它产生于太阳系诞生之前。而且金属含量极高,且有纯铁等存在,而自然条件下是不可能产生纯铁的。5、并不是自古就有月球存在。从出土的上万年前的历史遗迹来看,根本没有关于月亮的任何记载,也没有以目前月球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存在,这充分说明在万年前,是根本没有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月球,或者准确一点说,月球并不在现在所处的位置上。以上所有问题如果要找到一个完美的解释,那只有一个答案:月球是一个“人”造卫星,它是外星人建造的卫星。它在数万年前来到距离比现在更近的地球轨道上,并一直停留下来,便于外星生命来往于地、月之间。这也是古时人们“天”这一概念的由来。

这里稍扯远一点:人们对于天的概念形成一直难以理解,一个虚无的空间会让人产生天的概念吗?会让人产生天上住着神仙的想法吗?把神仙想象成住在星星上恐怕更为容易吧。天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它就是月球。当时的月球由于距离地球近,看起来远比现在大。外星的太空人坐着飞行器从上降落时,自然就形成了天神从“天”而降的记忆烙印。

总述:亿万年前外星文明出于目前尚无法知晓的原因,乘坐超级宇宙飞船(月球)来到地球,以月球为基地,以自身基因为基础,整合了猿、狼等地球生物的基因,创造了高智慧生命(可能是人类、也可能是其它生物)。经过漫长的时间,这一生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由于地球运行的太空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地球内部巨变,又或者文明走向了堕落,外星人摧毁了这一文明,总之,文明消亡了,甚至地球生物产生了大灭绝。这时,外星文明或者离开,或者潜伏起来,又经过千万年岁月,文明兴起-灭亡的过程又再次重演。万年前,外星文明最近一次来到地球,人类创造了不可思议的种种史前文明。但是,由于不为人知的原因,外星文明之间产生了严重分裂(又或者是人类文明威胁到外星文明的存在),大规模、高层次的太空战争暴发了。地面上,超级武器大量使用,城市瞬间化为废墟,天空中,战斗飞船在耀眼的光芒中互相攻击,热量大增,地面河流涸,人们恐慌不已,以为“天出十日”,神魔交锋。

战争中,作为外星基地的月球也受到很大损伤,“天”出现了深洞。外星人不断对深洞进行修补,这就产生了环形山。这就是月球环形山底部十分平坦,硬度极高,而深度与山高极不协调的原因,也是“女娲补天”的由来。战争最终以“魔”败逃入地下,神的胜利而告终。但是,战争的后果是月球这个基地的能量或功能大损,再也无法保持在原有的轨道上,它被迫向外移动。在移动中,巨大的引力造成了地轴偏离移动:“天倾西北”,原来的南北极突然变暖,冰层溶解;原本生机勃勃的大陆被冰封,成为现在的南极大陆;地壳猛烈变动,地震、海啸此起彼伏,“阿特兰蒂斯”等大陆、岛屿沉没,新的陆地升起;大气冷热交替广泛而强烈,倾盆大雨连绵不绝……在这些灾难来临之前,外星人采取了一些紧急措施,保护以前的文明不被完全消灭,人类不被灭族,这就产生了大洪水和诺亚方舟等传说。

这场浩劫对于人类的影响是那么重大,它深深留在了我们祖先的记忆深处,产生了种种现在看来离奇的“神话”。然而,这些神话的背后隐藏着历史的真实。希望今天的人们放弃自大、自私、唯我独尊的可笑思想,珍惜现在的地球,不要再为了自己的贪念破坏地球生态环境,因为,我们不希望现在的文明过早地成为湮没的遗迹。

序言整理自网络。

收起
第1章 史前大洪水之谜导语

各国的神话传说中都有大洪水的传说,尤其是圣经上有记载的最详细,这不是巧合,应该是真实的。大洪水爆发后,人类几乎灭绝,也就是世界各地地势比较高的地方没有被淹没,地势低洼的全部被洪水淹没,变成了大海大洋,也就形成了现在的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这些,由于洪水面积太广才形成了 水包围陆地的格局。也就是说大洪水之前人类是在一个整体的可以连通的大陆架上,这样就好解释为什么人类的祖先是三十万年前非洲的妇女了,假如当时就有各大洋的话,人类根本没有能力越过大洋,更别说繁殖成现在世界各地各民族了。只有一个整体的可以连通的大陆上才能保证迁徙的成功。

收起
1.“大洪水神话”之谜
陈颖健;陈育和
<正> 世界上有关"诺亚方舟"的传说 G·亨考克所写的《神的指纹》一书中描述了地球上曾经有过我们未知的一种高度的文明,但它被全球性的"大洪水"毁灭了。那么,人类历史上果真有过这种大洪水吗? 圣经《旧约全书》中记述了著名的"诺亚大洪水"传说。连续40个昼夜的大雨,洪水淹没了大地,只有诺亚一...     详情>>
来源:《科学世界》 1997年第09期 作者:陈颖健;陈育和
2.探索大洪水之谜
陈洋
<正> 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南北美洲、中国、波利尼西亚……以《圣经》中"诺亚方舟"为代表的大洪水的传说,几乎已遍布世界上的每一个的方。人类的这种共同记忆究竟来自何处?为什么大洪水的记忆会留在全人类的脑海里?它们纯属神话故事,还是确有事实依据?     详情>>
来源:《大科技》 2000年第01期 作者:陈洋
第2章 史前大洪水之西方大洪水传说导语

“洪水泛滥地上40昼夜,水往上涨,把方舟从地上漂起……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山岭都淹了……5个月后,方舟停在拉腊山上;又过4个月后,诺亚离开了方舟,地已全干了。”那次洪水同时伴随着大陆的变迁完全摧毁了当时整个地球的人类文明,只有极少数人活下来了。近来考古学家发现的许多史前遗迹,如亚特兰第斯大陆、希腊文明及海底建筑物等等均可能因那次洪水而消失。

大约一万两千年前左右,上一期人类文明曾遭受一次特大洪水的袭击,那次洪水也导致大陆的下沉,考古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那次大洪水的直接和间接证据。人类文化学家也通过研究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关于本民族文明起源的传说则发现: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古老传说都普遍述及人类曾经历过多次毁灭性大灾难,并且如此一致地记述了在我们本次人类文明出现之前的某一远古时期,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造成全人类文明毁灭的大洪水,而只有极少数人得以存活下来。

收起
1.公元前第3千纪初两河流域的大洪水
王绍武
历史记载,考古证据及古气候研究一致表明在公元前第3千纪初,即3000 BC以后,在两河流域有一个洪水时期。大洪水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旧约圣经》,19世纪考古发现亚述泥版及苏美尔泥版中也有大洪水的记载。古气候代用资料也支持公元前第3千纪初两河流域发生过洪水的结论。     详情>>
来源:《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年第01期 作者:王绍武
2.诺亚方舟之谜
本刊编辑部
<正>核心提示:为了惩罚堕落的人类,上帝制造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洪灾,只有善良的诺亚得到上帝指点,制造了一条巨大方舟,带着家人和一些无辜的动物在大灾难中幸存下来。大雨一直下了个昼夜,雨停后,诺亚方舟在汪洋中飘浮了整整天,《圣经》中清清楚楚记载着诺亚方舟最后停靠在亚拉腊山顶。这样,它...     详情>>
来源:《读写算(科技知识动漫)》 2013年第Z1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3.《圣经》中的大洪水并非神话
海峰
<正>诺亚方舟或非神话发现"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海洋学家和考古学家罗伯特·巴拉德表示,《圣经》中描述的大洪水和诺亚方舟可能真实存在,而不是一个神话。这位海洋考古学家率领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能证明《圣经》中提到的大洪水证据。巴拉德曾对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莱安和沃尔特·皮特曼两位科学家...     详情>>
来源:《科学大观园》 2013年第24期 作者:海峰
4.诺亚方舟:大洪水时代的文化记忆
波诺
<正>来自中国香港和土耳其的探险队员前不久宣布,他们在土耳其东部与亚美尼亚和伊朗交界处的亚拉腊山附近,找到了传说中的诺亚方舟残骸,经碳元素测试可追溯到4800年前,正是《旧约·创世纪》中所记载的诺亚方舟存在的时期。队员们称在被积雪和火山灰覆盖的海拔3962米的地方发现了大量方舟残骸:...     详情>>
来源:《中国青年》 2010年第16期 作者:波诺
第3章 史前大洪水之中国大禹治水
1.大禹治水的传说
張文杰
<正> 在我们祖祖辈辈颂扬的治水人物中,最有名的要算是大禹了。"大禹治水,娶后三日而出,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至今还激励着人们与洪水作斗争的意志。历史上是否真有大禹这个人,现在还不能肯定;但是从世世代代人民关于大禹治水     详情>>
来源:《中国水利》 1963年第14期 作者:張文杰
2.揭开大禹治水之谜
张依飒
<正>大禹究竟是哪里的人?他治水的范围到底有多大?他治水究竟是因何而成功的呢?这些围绕着大禹的谜团至今少有定论。大禹是哪里人?关于大禹是哪里人,可谓众说纷纭。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禹是古羌人,出生地在今天四川西部到青海东部的地区。今天四川省汶川县属于古羌人活动地区,当地还有被称为"禹里...     详情>>
来源:《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0年第08期 作者:张依飒
3.夏朝前夕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及大禹治水真相
吴文祥;葛全胜
文章首先根据古文献学、考古学以及天文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分析了史前洪水可能发生的时代,然后利用高分辨率的气候代用指标重建了“大禹治水”传说时期的气候背景,推测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大洪水发生于4200~4000aB·P.左右,即一次对世界许多地区早期文明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全球性气...     详情>>
来源:《第四纪研究》 2005年第06期 作者:吴文祥;葛全胜
4.考古发现与大禹治水真相
侯仰军
大多数先秦文献都提到了泛滥成灾的洪水,提到大禹治理洪水并划分九州,讲长江、黄河的各处险要为大禹开凿水道留下的遗迹。结合文献与考古资料,本文认为,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大禹是不可能治理黄河、长江的,所谓大禹治水不过是把济、濮流域的洪涝排泄出去而已,大禹治水的活动范围不出今天的豫...     详情>>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8年第02期 作者:侯仰军
5.大禹治水传说的历史地域化演变
孙国江
大禹治水传说相关叙事由区域性的传说不断向全国性的传说扩展,后又逐渐与各地文化结合,发展为各地不同的地方传说。早期传说中大禹治水的地域主要集中于西北地区,春秋战国后扩展至全国,秦汉时期发展为禹平定天下山川河流的说法。魏晋以后,治水传说逐渐与民间信仰结合,形成地方传说。自唐至清,...     详情>>
来源:《天中学刊》 2012年第04期 作者:孙国江
6.大禹治水 始于夏门
景茂礼
大禹治水是从汾河开始的,重点工程在灵石县夏门,遗址遗迹至今仍存。     详情>>
来源:《沧桑》 2007年第02期 作者:景茂礼
第4章 中西大洪水传说之比较导语

全世界已知的关于大洪水的传说有600多则。例如,中国及日本、马来西亚、老挝、泰国、印度、澳大利亚、希腊、埃及及非洲、南美、北美土著等各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传说中都保留着对一场大洪水的记忆。虽然这些传说产生于自各个不同的民族、文化,却拥有极其相似的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对于这一切证据和现象,用偶然或巧合是根本无法解释的。

收起
1.中国与“两希”洪水神话的比较研究——以鲧禹治水、诺亚...
毛燕靓
作为神话家族中的一个类别,洪水神话遍布全球,但由于各国地理环境、意识形态、人文精神等的差异,各个地区的洪水神话也呈现出同中有异的格局。本文以希伯来的诺亚方舟洪水神话、希腊的丢卡利翁洪水神话和中国的鲧禹治水洪水神话为代表,从洪水起因、描写侧重点、具体细节、神话功能四个角度来剖...     详情>>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3年第05期 作者:毛燕靓
2.从中西方神话中的大洪水传说看中西文化异同
魏秀丽
古希腊与古中国以及早期基督教的神话故事均涉及大洪水毁灭人类这一传说。尽管中西方这些关于大洪水的传说中有不同的英雄式人物,但不论是丢卡利翁、大禹还是诺亚,都作为不同文化中神话传说的代表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     详情>>
来源:《文史博览(理论)》 2014年第08期 作者:魏秀丽
3.中西“大洪水”神话的文化含义——比较西方《圣经》和中...
杜曼;曾庆敏
本文通过比较西方《圣经》和中国神话中大洪水发生的原因、过程与结果,试图找出大洪水神话所蕴涵的文化含义。《圣经》洪水神话反映的是"神本主义",体现的是"原罪"思想;而中国大洪水神话反映的则是"人本主义"倾向,体现的是崇拜救民英雄的情结。     详情>>
来源:《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8年第06期 作者:杜曼;曾庆敏
4.鲧禹治水神话和诺亚方舟神话的同异比较
徐露
鲧禹治水神话和诺亚方舟神话分别是中西洪水神话文学中的两朵奇葩,二者在洪水的起因、结果以及反映洪水灾难等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因为产生于不同的年代,生长于不同的地域和文化土壤上,二则神话又有着许多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神的作用、面对灾难的态度、反映的思想观念等方面。文章在比...     详情>>
来源:《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06期 作者:徐露
5.从大禹治水到诺亚方舟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谢芸;石海英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体现了中西文化不同的世界观。诺亚靠神的启示,借方舟逃避了神降给人们的灾难,而大禹则把洪水看作自然现象,带领人民一起用疏导的办法战胜洪水;诺亚也给人类繁衍留下了种子,但也给人类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恶提供了先例,而大禹留给人类的却是与自然界和谐与斗争的思考。     详情>>
来源:《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5年第04期 作者:谢芸;石海英
第5章 史前大洪水之影响导语

一项最新研究证实,早在8000多年前北大西洋巨大冰盖的融化曾使海平面大幅上升,科学家指出,这一事件可能是《圣经》中记载的诺亚方舟拯救人类故事的起源。

研究指出,海平面的上升导致当时还是一个淡水湖的黑海被咸水淹没,造成黑海海水在大约8200年以前增多变咸。生活在黑海沿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的农业人口受影响最大,他们无法继续耕作。洪水最严重时,有7270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这一时期持续了约34年。同样的现象还出现在地中海沿岸,大约112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水淹没。

这一切造成了14.5万农民(以东欧为主)向西迁移,寻找更适合的耕地。他们的到来加速了当地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生活方式的改变,这很可能是早期农业向欧洲其他地区传播的过程。

研究小组负责人英国教授克里斯·特尼指出,这一事件被代代相传,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全世界都发生了大洪水,这也可能是诺亚方舟的故事起源。

收起
1.大洪水记忆
林林森
<正>关于洪水的记忆翻阅世界上一些极为古老的文书,从其长篇累牍的相同记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关于洪水的记载。这些传说都暗示,只是在区区八九千年之前,世界上的确暴发过一次淹没全球陆地,并且水位极深、规模极其浩大的灭世大洪水事件。那次大洪水不是寻常的降雨泛洪,其主要特点在于:大洪水在世界...     详情>>
来源:《飞碟探索》 2010年第12期 作者:林林森
2.人类共同的大洪水传说
溯远
<正>几乎世界各地的神话,都谈到远古时代曾有过一段时期发生大洪水。内容大都说神因为人类犯罪,所以降大洪水来消灭人类。首先我们来看关于大洪水的记载。苏美人的洪水传说苏美人是公元前3000年中东地     详情>>
来源:《科学大观园》 2010年第09期 作者:溯远
3.大洪水与人类命运
程忠
4000年前爆发过一场给人类制造了灭顶之灾的大洪水,淹没了丘陵、包围了高山,其真实性已被众多古籍证明,包括西方的《圣经》记载以及世界绝大多数民族的传说在内。最可珍贵的是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十分肯定地证实了此事、表述了洪水的浩大、歌颂了大禹治水的艰辛。类似的灾难是否还...     详情>>
来源:《科技与企业》 2012年第19期 作者:程忠
4.毁灭人类史前文明的大洪水
华青明
天地分离时诱发了一场滔天的大洪水,近千米高的海浪呼啸着扑向地球北半部大陆,吞没了平原,谷地上的一切生灵。高山在颤抖,陆地在呻吟,只有高原上的牧羊人侥幸活了下来……     详情>>
来源:《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2007年第04期 作者:华青明
价格:¥19.5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