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休闲居家生活情感生活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本书遴选探讨描绘当代“丁克”话题文献28篇,分为“你选择丁克吗”“丁克俱乐部”“家庭伦理剧中的丁克文化”“丁克人群及其家庭的界定与分类”四章,普及与提高,理性与感性同在,可作为全民阅读、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资源,同时也供心理咨询、社工机构、继续教育、成人高校、老年大学和有兴趣的社会人士参考。

更多
收起
苗老师东坡学堂
第1章 你选择丁克吗
1.“丁宠”——争议中诞生
安雅
<正>提起"丁克",可谓家喻户晓,"丁克"家庭,自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出现以来,已逐渐被人们理解和接受。近来,又有一个新的群体引起了广泛关注,那就是"丁宠"家庭。"丁宠"指的是一些年轻"丁克"不愿养育子女,却又想享受为人父母的温馨与乐趣,于是就养起了宠物。     详情>>
来源:《绿色中国》 2008年第04期 作者:安雅
2.丁克的全“剩”时代
宋文哲
<正>护士小李带着一对老年夫妇走进诊室。坐下来后,二老有些拘束。大爷不停地搓手,大妈不自然地捅了捅他,这才张嘴:"医生,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是我儿子,不结婚,不要孩子,眼瞅奔四的人了……"     详情>>
来源:《家庭医学》 2010年第06期 作者:宋文哲
3.要不要继续“丁”下去
刘朝晖
<正>社会对于丁克家庭仍然给予强烈的关注,尤其是在当今中国面临少子化和老龄化趋势的背景下。也许现实就是:该来的总会来,要生的总会生,要丁的继续丁。国家对"二胎"政策的放开,让众多被计生政策笼罩了30多年的三口之家,终于可以自由决定是否为三口之家再添一丁。然而对于丁克家庭来说,二胎话...     详情>>
来源:《新民周刊》 2015年第49期 作者:刘朝晖
第2章 丁克俱乐部
第3章 家庭伦理剧中的丁克文化
1.关注民生状态 呼唤真情复归——电视剧《家有爹娘》的特...
潘毅
<正>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北京中视协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天地人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拍摄的25集电视连续剧《家有爹娘》终于闪亮问世了。据该剧的监制兼发行人李洪先生介绍:这部弘扬主旋律,紧扣“民生”主题,描写老百姓生活的电视剧受到市场的欢迎,各省市电视台纷纷购买。笔者作为该剧的...     详情>>
来源:《当代电视》 2007年第07期 作者:潘毅
2.圣诞节最美丽的礼物 “无敌三脚猫”·代乐乐
思远;程祺
<正>圣诞前夜,我许下心愿。一个和猫有关的心愿我许愿见到经常出现在我梦里的猫儿……     详情>>
来源:《宠物世界(猫迷)》 2008年第12期 作者:思远;程祺
3.谈电视剧《祈望》的美学价值
王彦霞
<正>在观众利用遥控器更换频道的平均时间已缩短至7秒以下、各种媒体不断与电视机争夺受众的收视背景下,电视剧的收视效果与20年前《渴望》热播时已不可同日而语。32集电视连续剧《祈望》播出时不仅吸     详情>>
来源:《当代电视》 2009年第05期 作者:王彦霞
4.国产家庭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以电视剧《小夫妻时代》...
吴润华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被大众称为"文化快餐"的电视剧类型、剧情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而在期间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家庭剧也展示着它特有的魅力,发挥着特有的作用。而在家庭剧中女性有着明显的性格特征,她们或热情,或开放,或坚强,或独立,或叛逆,她们又有着不同的身份,母亲,女儿,媳...     详情>>
来源:《大众文艺》 2013年第06期 作者:吴润华
5.《我为儿孙当北漂》家长北漂奏鸣曲
苏达达
<正>监制:滕华涛导演:林妍编剧:温蓉、唐宇主演:殷桃、涂松岩、韩童生、杜宁林、辛雨锡、何昊阳类型:都市喜剧集数:40播出时间:4月17日播出电视台:江苏卫视《我为儿孙当北漂》围绕着时下热议的"北漂"与"二胎"的话题展开,讲述了郭一呜与田蓓蕾这对80后夫妻在意外怀上二胎时,面对生活的压力、工...     详情>>
来源:《电视指南》 2015年第05期 作者:苏达达
6.家庭伦理剧中的丁克文化研究
刘智
进入新千年后,家庭伦理剧虽佳作云集,却遭遇了内容单一、情节老套的瓶颈。2008年,"丁克文化"被编剧引入电视剧创作中,并以其新颖性和话题性成为备受瞩目的切入点,在众多家庭伦理剧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可观的收视率。本文从丁克文化在家庭伦理剧中的表现入手,通过几部代表性的电视剧分析家庭伦理...     详情>>
来源:《视听》 2015年第12期 作者:刘智
第4章 丁克人群及其家庭的界定与分类
1.选择“丁克”家庭的多学科透视
许传新;陈国华
“丁克”家庭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大都市已经相当普遍。本文尝试从经济学、社会学、医学等角度探讨了这种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本文认为这一现象在中国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从我国人口众多这一国情出发,从宏观上说这种现象暂时还不会产生多大的社会问题,但是有可能出现“人口逆淘汰”现象,这...     详情>>
来源:《西北人口》 2004年第06期 作者:许传新;陈国华
2.丁克家庭的心理学成因初探
袁野
丁克家庭是夫妻放弃生育,共同工作而追求高收入高品质生活和事业的家庭。丁克一般是典型的"高知高收者",认定生育的投资时间特别长,投资付出特别大,投资相对回报率特别低,会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和事业。需要的层次理论认为,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将成为...     详情>>
来源:《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7年第03期 作者:袁野
3.当代中国丁克家庭的伦理审视
姚蓓;但加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丁克家庭开始出现于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并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它的出现是社会环境变迁、经济发展等因素在家庭生活中的反映,人们的婚育观发生很大变化。从伦理的角度对丁克现象产生的原因、实质进行剖析,可以使人们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这一新型家庭模式。     详情>>
来源:《唯实》 2008年第07期 作者:姚蓓;但加成
4.“丁克家庭回归生育”现象分析
林虹
在现代中国社会,"丁克家庭"主要是一些具有现代意识的年轻人所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然而,已有迹象表明,年轻时选择这种生活方式而现在已人到中年的"丁克"中,已有人改变初衷,走上了回归生育之路,其原因是爱情不等同于婚姻的本质、孩子对婚姻中夫妻间爱情的强化作用及以"不可名状的权威"方式间接...     详情>>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 2011年第04期 作者:林虹
5.“丁克”家庭:青年人的时尚?——一项国际比较研究
张亮
本文以经验研究资料对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自愿不育态度和意愿进行了比较,并利用多国终生未育妇女的统计数据和中国的抽样调查数据,对不育在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分析。研究发现:社会对自愿不育的容忍和接受度增加,尤其在欧美国家,生育不再是婚姻的"必需品"。但在个体的...     详情>>
来源:《青年研究》 2012年第05期 作者:张亮
6.社会学视角下独生子女婚姻中的“亚丁克”现象
王昕
"亚丁克"是指年轻夫妻因传统观念、家庭压力或其他因素所迫"非自愿生育",之后将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照顾,夫妻重回二人世界,从而使得婚姻关系中本应成为重心的纵向"亲子关系"转向横向的"夫妻关系"。一方面,核心家庭获得来自更大家庭的物质、情感、劳力支持,呈现育儿支持系统的"外扩";另一方面,...     详情>>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2014年第11期 作者:王昕
7.丁克人群及其家庭的界定与分类研究
周裕东
对"丁克"概念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与充实,将家庭与个体层面均纳入概念范围内;在丁克群体的判定标准上,更多地考虑个体的无子女事实与未来生育可能性,据此明确并提出了丁克人群、丁克预备人群等概念。在概念基础上,进一步将丁克人群细分为被动型、内因型、预期型、维持型这4大类14型人群,分析了不...     详情>>
来源:《青少年学刊》 2019年第02期 作者:周裕东
价格:¥19.0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