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文社科文学文学综合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继承与发扬中,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有了新的飞跃和发展。本书就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等方面汇总相关论文,与同道者共享。

更多
收起
(霞映月玲珑)彭霞玲
其他文集 更多>>
9373人阅读
第1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沿革
1.浅谈新世纪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黎定成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遭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国人的批判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具有一些基本精神和特征。而西方文化在二十一世纪面临严峻的形势,一些棘手的问题已无法自行解决,而只有用中国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才能解决。21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世纪。     详情>>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 2006年第S4期 作者:黎定成
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特征
戴洪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科学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环境、起源、结构,得出结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立性、多源性、统一性、自足性的特征。受这些特征支配,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前进的内在动力,又有阻碍进步的保守因素...     详情>>
来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02期 作者:戴洪才
3.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续、扬弃和开拓——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
刘修明
<正> “文化热”暂时沉寂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价格涨落的行情似乎又有变化。这种认识的运动能在不同层次中深化人物对中国文化的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思考,却不会改变中国文化的本来价值。中华民族的发展,不能脱离它赖以吸收养分的文化源流,也不可能停留在原来的历史水平上。轻易地否定和断然地...     详情>>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1990年第01期 作者:刘修明
4.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的再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
方铭
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同一个概念,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是指那些传承道统的文化,中国文化的道统是孔子所建立的,其核心内容是"恕",也即"忠恕",也即"忠恕、均平、仁惠",这个核心思想,完全包容自由、平等、博爱思想,而内涵则更为丰富和深刻...     详情>>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2017年第03期 作者:方铭
5.中国传统文化与异域文化融合的历史启示
孙金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灵魂,是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哲学。这种哲学有"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三个命题,并引出"普遍和谐"、"内在超越"、"内圣外王"三个核心理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汲...     详情>>
来源:《中州学刊》 2009年第02期 作者:孙金钰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
李红霞
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促进作用,其后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最后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以此从真正意义上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点和切入点,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详情>>
来源:《青年与社会》 2019年第27期 作者:李红霞
7.试析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传统管理智慧的特点
周军玲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管理智慧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代的角度看,对当今社会都有深刻影响。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管理智慧的特征做整体把握,并且分析其中的一些关系,进而做出评价。     详情>>
来源:《商场现代化》 2007年第27期 作者:周军玲
8.基于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文化和人格构建
高鸽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灿烂文化,这些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他们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勤劳、善良、艰苦奋斗的精神,这对于人格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基于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文化和人格构建,在具体论述的过程中,首先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入手去分...     详情>>
来源:《艺术科技》 2016年第09期 作者:高鸽
9.论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自信
郭卫华
重建中国文化自信是当今中国应对时代潮流而提出的重要文化战略。传统文化的真义在于能够契合本民族生命和生活,并为本民族的生存困境提供向上、向善的指导。因此,当今时代在重建文化自信的过程中,首先要摆正文化自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同时要从现实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和创...     详情>>
来源:《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 2014年第期 作者:郭卫华
10.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综述
文韦
<正> 近几年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学术界一个很热的课题。许多报刊开辟专栏报导有关情况、登载一系列论文,还有《中国文化史丛书》、《中国近代文化史丛书》等系列专著正在陆续出版中。文化史讲习班、文化史讨论会也极为活跃,在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就有十余次,如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详情>>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1986年第04期 作者:文韦
11.近20年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综述
罗莹;曾长秋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近20年来,我国学者对中国传统哲学、中国文化史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并日益勾划出研究的特点及趋势。     详情>>
来源:《船山学刊》 2003年第02期 作者:罗莹;曾长秋
12.捍卫者与背叛者——评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李亚民;马宏
本文从文化对比和文化身份理论的角度,对赵建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意在说明其中国传统文化观既正确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方面,又在某种程度上了偏离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身份方面,赵建秀是一个矛盾的文化民族主义者,认同多元文化主义是其文化观发展的必然趋势。     详情>>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2年第02期 作者:李亚民;马宏
第2章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1.文化符号并非文化精神——论当代艺术作品中对中国传统文...
宋文翔
<正>中国当代艺术是在与"前卫"、"先锋"等概念的伴随和纠缠下相对于官方的主流美术而产生的,它经历了与官方的主流美术对峙的从地下到地上、从不合法到合法的过程;也经历了游离在世界当代艺术之外到成为世界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显著的现象     详情>>
来源:《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 2006年第期 作者:宋文翔
2.旧邦新命与文化传统—兼论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
关健英
"旧邦新命"是周人提出的文化理念,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周代的文化维新体现在周人对权力合法性的解释系统中,体现在周人立旧邦以开新命、文化天下的制度设计中,体现在周人监于二代、有损有益的文化创新中。"旧邦新命"既是一个文化史上的深邃谜题,亦是对中国文化跌宕历史命运中所彰显的内在...     详情>>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5年第06期 作者:关健英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分析
彭湛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新兴行业,在我国的环境设计领域发展迅猛。在实际设计环节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被广泛应用,是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的现代化传承与发展。加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相互融合,有利于促进我国特色化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本文通过简要分析了现代环境艺...     详情>>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 2017年第02期 作者:彭湛
4.中国传统文化在用户体验设计中的融入研究
丁西蓓
为寻找一种合适的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用户体验设计方法,文中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用户体验设计的影响,并研究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案例,初步提出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用户体验设计的方法:提炼中国元素;运用体验感悟中国文化.该方法能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能营造用户体验设计的差异化...     详情>>
来源:《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16年第05期 作者:丁西蓓
5.浅析中国传统文化视觉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
卢蕊;黄雪雯
"文化创意产业"一个产业新时代的来临,被各大媒体报刊频频提及,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视觉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是当下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浅析了中国传统文化视觉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中国传...     详情>>
来源:《大众文艺》 2017年第13期 作者:卢蕊;黄雪雯
6.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重构
曹胜高
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传统文化的自我突破、文化传统的内在调适是必不可少的历史进程和实现前提。文化是获得世界认同与尊敬的软实力,是以文化自立为必要条件的。我们只有避免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审视文化,才能推动文化的现实超越,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详情>>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2013年第01期 作者:曹胜高
7.文化软实力与中国传统文化
杨颖育
中国文化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先进部分应该成为一种文化"软实力"融入世界文化,成为全球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推向世界。     详情>>
来源:《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 2010年第04期 作者:杨颖育
8.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
蔡雅娟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以及在中国思想文化中主导地位的确立 ,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一改以往温和的方式 ,表现出深刻的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文化中主导地位的确立 ,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 ,中国文化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 ,而且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批判性 ,它能够解放思想 ...     详情>>
来源:《浙江师大学报》 2000年第05期 作者:蔡雅娟
9.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命题
美术文化周刊记者 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称“意见”)引起文艺界学习讨论的热潮,新的时代     详情>>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7-03-05 作者:美术文化周刊记者 采...
10.中国传统健身功法在西方传播的文化基础
孙冰洁
随着中国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也逐渐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从交流走向融合。中国传统健身功法在西方传播也受到这种文化交流趋势的影响,使得这种传播成为西方的一种文化现象,其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具有先天的共通共融的元素,特别是西方宗教文化与当代文化反思为中国传统...     详情>>
来源:《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06期 作者:孙冰洁
11.现代食品包装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
田贵坤
在现代食品包装设计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具有迎合国内消费者的民族认同、满足国外消费者的异域文化需求,以及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代表中国文化的汉字、色彩和图案及其组合的作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将其纳入食品企业整体品牌策略,以及同现代科技紧...     详情>>
来源:《食品与机械》 2017年第12期 作者:田贵坤
第3章 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传承中的应用
1.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姜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艺术设计当中有很强的渗透性,作用与地位都是不容忽视的。笔者从中国传统文化弘扬重要性作为切入点,结合当前艺术设计教学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对如何更好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学中提出建议,希望对今后的艺术设计教学提供借鉴作用。     详情>>
来源:《艺术品鉴》 2016年第06期 作者:姜杨
2.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关于我校《中国...
武秋莉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可以说是培养人的道德修养的,也是一门培养反思精神、进取精神、铸就健康人格的特殊课程。在大学生中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希望《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开设,能让每一位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很好地运用到现代的生活理念之中,并以最好的姿...     详情>>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1年第06期 作者:武秋莉
3.用好“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走...
马秀平
中华文化要想更好的"走出去",影视作品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在有效翻译策略指导下,那些集中了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影视作品可以得到应有的市场开发和价值实现,产生有效的国际影响力。《功夫熊猫》以英语语言展现出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艺术,其上映获得的巨大成功意味着美国公众对于电影中中国元素表达...     详情>>
来源:《海外英语》 2017年第18期 作者:马秀平
4.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应用
张点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大学英语不但传输语言知识,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在文化中除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外,也包括母语文化的学习。但是,目前大部分英语教学中,无论是在教材的编撰上,还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大多以西方文化为主,中国传统文化甚是缺失,导致很多...     详情>>
来源:《高教学刊》 2018年第21期 作者:张点
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要有文化传播意识——...
马丽梅
对于短期来到中国学习传统文化的外国留学生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明确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更多地激发对中国的兴趣;根据这一教学目的,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力求系统和正面;教学方法上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接触中国文化的窗口,介...     详情>>
来源:《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6年第07期 作者:马丽梅
6.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现状研究
周红
本文试研究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状,根据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情况,从教材、教学及考试三方面入手,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问题,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融入提出建设性意见。     详情>>
来源:《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5年第07期 作者:周红
7.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付新玉
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要求在大学英语中积极培养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注重语言知识体系的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输出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产生了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该论文以Young Yun Kim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为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     详情>>
来源:《海外英语》 2018年第13期 作者:付新玉
8.承袭传统 西学中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专业教学
任晓龙;邵迪
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缺失的现象得到大多英语教育者和专家的认同。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英语专业教学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去是很多英语教育者所关注的问题。笔者拟从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处境及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     详情>>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53期 作者:任晓龙;邵迪
9.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导入研究
韩敏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大学英语是一门既传授语言知识,也传授文化知识的课程。文化学习包含的不仅仅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也包括母语文化的学习。但是,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不管是教材还是实际的教学活动,所涉及的文化内容大多以西方文化为主,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失衡甚至是...     详情>>
来源:《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01期 作者:韩敏
10.高校专业英语教学中推介中国传统文化之策略
沈文
目前专业英语教学只强调西方文化的教学,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主位性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其次强调了推崇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详情>>
来源:《英语广场》 2015年第09期 作者:沈文
11.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
彭晓燕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理解;还可以在文化交流中保持自己的中国文化身份,处于交流的顺差;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主动地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     详情>>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 2013年第11期 作者:彭晓燕
价格:¥18.0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