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本书深入发掘中国礼俗的文化内涵,并追溯其本源。结合人民的道德与情趣,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民俗在当下的价值,字字心声。变奢侈为质朴,变虚伪为真诚,是此书之大旨。
作品简介:
本书聚焦“中国红”、“福”字、压岁钱等中国传统文化,分析其文化来源和文化内涵。本书所提观点新颖,注重第一手史料,深入发掘中国礼俗的文化内涵,并追溯其本源。本书结合人民群众的道德与情趣,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民俗在当下的价值,旨在变奢侈为质朴,变虚伪为真诚。
在中国人的印象之中,传统的婚礼里面,新郎新娘都穿红色衣服。红色象征喜庆,新婚之日,红衣、红轿、红彩......一般的解释,都用民间习俗四字概括,未作深入研究。笔者展示系列文章,先分析先秦儒家经典,指出平民用红色将有僭越之罪这一事实。又从明清笔记入手,指出明代朝野上下较为节俭,“红色不轻用”,红色进入民俗,始于清代。清代八旗人入关之后仍然信仰佛教,在各地兴建佛寺。于是佛教的教义、仪式,又一次深入民间。笔者发现,红色用于男女婚礼,依据的是小乘佛教教义,而不是儒家经典。本文提供了大量经过筛选的史料,对于想在民俗研究上出成果的同志而言,将大有帮助。热衷中国民俗的朋友亦可从中借鉴。
收起通过《中国古代婚礼真的都用红色吗?--揭秘一》讲座,我们已知,清代小乘佛教大为盛行。这次讲座以“福”为主题,亦与小乘佛教密切关联。将列举材料证明“福”字进入民俗,始于清代。我们常在清宫电视剧听到:“老佛爷吉祥!”其实不仅如此,再比如清代将英格兰(英国english,england)翻译为英吉利,将italy翻译为意大利。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