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将一场关于各大博物馆及其镇馆之宝的恢弘“特展”呈现于观众眼前,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梳理与总结,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看了节目的你是否感到意犹未尽?这本《探寻中的传奇文物》精选珍贵文物,深入挖掘它们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
《千里江山图》卷,宋代青绿山水画代表作,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是北宋徽宗时期,十八岁宫廷画家王希孟,用半年时间绘制而成。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一幅烟波浩渺、层峦起伏的美妙江山图,在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中穿插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等动景,其刻画精细入微,意态栩栩如生,是宋代青绿山水画中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收起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其剑身刻有鸟虫书铭文"钺王鸠浅"和"自乍用鐱","鸠浅"就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名字,而这把剑就是这位春秋霸主的王者之剑。
收起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的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收起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出土的大量竹简,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