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文社科历史轶闻秘史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他们是上辱其先,中伤其身,下绝其后的悲剧人物,他们是天子家奴;他们小心经营,步步为营,攀附着主子直至权利的顶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们呼风唤雨,扰乱朝纲,终于国不成国;他们机关算尽,终为落败,落得一个遗臭万年的名声。他们有一个专属名词“宦官”“太监”。《揭秘历朝太监那点事》,为我们揭露那些不为我们所知的太监的故事。

更多
收起
章澍之
其他文集 更多>>
49565人阅读
第1章 太监的由来
1.中国历代宦官来源考述
冷东
<正> 宦官,是中国历史上人数很少、影响很大、特征显著、但又颇受鄙视的一个阶层,是中国古代社会一个罪恶、残忍、畸型的产物。而到目前为止,对中国历史上宦官的来源,史学界还很少有人论及。本文试图探讨这个题目,借以加深对宦官的认识,也借以了解中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某些侧面。宦...     详情>>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 1986年第04期 作者:冷东
2.太监简说
袁闾琨;魏鉴勋
<正> 一太监和太监制度,是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种奇特的产物,先秦的典籍和历朝的正史、野史、笔记都有关于太监的记述.在古籍中,太监叫寺人、阉(奄)人、阉宦、宦者、宦官、中官、内官、内侍、内监等等.太监这一称谓,是在唐代出现的.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皇帝命改掌管乘舆、服饰的殿...     详情>>
来源:《历史教学》 1983年第10期 作者:袁闾琨;魏鉴勋
第2章 猖狂太监登庙堂
1.高力士:真实版韦小宝
<正>高力士原名冯元一,今广东高州人,是名臣之后,因为牵连到谋反案件被阉入宫,后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从此易姓为高。二十四岁那年,他认识了唐玄宗李隆基,从此便与李隆基挂了钩。玄宗初期,高力士立下了不少功劳。他身高六尺五寸,文武精通,其真实的个人形象,也应该称得上是飒爽英姿。但因为种...     详情>>
来源:《奇闻怪事》 2013年第04期 作者:
2.多行不义的权监李辅国
史宗义
在中国历史上,以太监的身份爬上宰相高位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赵高,一个就是李辅国。赵高阴险毒辣,在历史上臭名昭著。李辅国比起赵高来,一点儿也不逊色。他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不学就会;他翻云覆雨,落井下石,无所不能;他谋害同类,残杀异己,从不手软。他的臭名自然也不在赵高之下。     详情>>
来源:《文史天地》 2010年第06期 作者:史宗义
3.童贯,阉割过的王爷不孤独
李亚平
<正>(一)在公元1127年上演的巨型历史悲剧中,有一个介乎喜剧与悲剧之间的角色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童贯。半年前,他已经被皇帝下令杀死。当时和后来的人们普遍认为,他是公元1127年悲剧的主要制造者,即便死上一百次,也不足以赎回他的罪恶。因此,在后来的世代里,一提起他的名字,常常会让人不由自...     详情>>
来源:《领导文萃》 2007年第03期 作者:李亚平
4.站着的皇帝:刘瑾
王念华
<正> “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这是封建社会孔圣人的话,表明皇帝的独尊。可是到十六世纪初,在明王朝朱氏的一统天下里,居然同时出现了两个皇帝,原来是太监刘瑾窃取了明武宗朱厚照的权力,他口衔天宪,发号施令,臣民谁敢不遵!当时四川巡抚林俊在刘瑾煊赫时,大胆地写下一个奏章,他说:     详情>>
来源:《读书》 1991年第09期 作者:王念华
5.一代权监李莲英
蔡世英
<正> 李莲英自9岁入宫当差,到暮年出宫养老,在宫中度过了55个不同凡响的岁月。历经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同、光年间,权欲熏心的慈禧太后,前后三次“垂帘听政”,独揽朝纲国政,统治中国长达47年之久。一生诡计多端的李莲英,紧紧依靠慈禧太后,为其出谋划策,效尽犬马之劳,极尽阿谀谄媚之能...     详情>>
来源:《文史精华》 1996年第06期 作者:蔡世英
第3章 戏说太监那点事
1.太监每月拿多少工资
佚名
<正>无论是在明代,还是清代,太监都是有品级的,这就意味着太监可以依照自己的品级领取俸禄。尽管太监是有品级的,但是在朝廷发放俸禄时,太监领到的俸禄与同级官员领到的数量是不一样的。例如,按照明朝当时的职官俸禄惯例,     详情>>
来源:《文史博览》 2010年第03期 作者:佚名
第4章 不一样的太监
1.蔡伦背后的故事
<正>说起四大发明,就不能不提到蔡伦。作为造纸术的发明者或改进者的蔡伦可谓家喻户晓,可是却很少有人了解他的人生轨迹,而他的最后归宿则更不为人所知。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漂亮,活泼可爱,此乃人之常情,但在东汉初期的汉章帝时代,如果谁家的孩子是个智商高的小帅哥,父母在欣慰满足之余,...     详情>>
来源:《科学大观园》 2013年第08期 作者:
2.明代太监阮安
趙其昌
<正> 明代的北京,作为京都,对城池、宫殿都作过大规模的缮治、营建,参加的军民成千上万,但是,千千万万的参与者中,留下来姓名的却为数寥寥。出乎意料,凤毛麟角中记录着一位太监的名字——阮安,一位越南人。明人叶盛著《水东日记》载: 太监阮安,一名阿留,交(阝止)人。为人清苦介洁,善谋划,尤长...     详情>>
来源:《紫禁城》 1993年第04期 作者:趙其昌
3.郑和的不幸与鼠辈的罪孽
章明
<正> 明年8月8日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六百周年纪念日,届时国内外许多地方都会有隆重的纪念活动。进人中老年之后,我最为敬佩的历史人物就是郑和。在这里我想着重地提一提郑和的不大为人注意的一面,为他鸣不平。 郑和生前身后都是一位很不幸的人。生前备受歧视,死后,他的名字和他的...     详情>>
来源:《书屋》 2004年第10期 作者:章明
价格:¥8.5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