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2-31
科幻之笔点燃梦想!“交大社杯”长三角青少年科普科幻征文落幕+ 查看更多
科幻之笔点燃梦想!“交大社杯”长三角青少年科普科幻征文落幕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5-02-18 15:23
2月15日,首届“交大社杯”长三角青少年科普科幻征文颁奖礼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张元济讲堂举办。
颁奖礼现场,知名科幻作家江波给获奖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科幻小说创作心得,上海交通大学科研专家于晓娟则带来了专业科普知识讲座,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及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省市科普作家协会代表,共同见证了数十名科普科幻新星的闪亮登场。

来自长三角各地的获奖学生齐聚上海交通大学,参与精彩研学活动
2024年6月27日,首届“交大社杯”长三角青少年科普科幻征文活动拉开帷幕,本次征文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安徽省科普作家协会、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共同主办,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知伴图书、沪学习app、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学生媒体发展中心参与协办。
至8月31日投稿截止,征文活动共收到来自长三角各地小、初、高学生投稿近千篇,聚焦“人工智能伦理、未来世界、外星相遇、时空穿越、宇宙终极”等主题,不同年龄的学生以或稚拙或老练的笔触,或天马行空或颖悟绝伦的巧思,给主办方和各界评审带来了极大的惊喜。9月1日至11月31日,整整两个月的时间,经由专家学者和科普科幻领域内高水平作家、评论家、资深编辑的两轮交叉评审,最终在这些高质量的来稿之中,评选出了特等奖4人,一等奖10人,二等奖37人,三等奖68人。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冯愈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冯愈在致辞时表示:“科普科幻作品不仅是激发孩子想象力的艺术盛宴,更是培养创新思维、传播科学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看到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涌现,我们深感欣慰。期待继续推动科普科幻创作,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活动现场,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得主、曾推出《银河之心》三部曲及《机器之门》系列小说等代表作的知名科幻作家江波带来了创作心得分享,并给了“未来同路人”4点建议——永秉初心、坚持始终、大量阅读积累,以及用科学知识构建创作原点。他同时强调:“想象力是一种天赋,但人无法想象自己所知之外的事物,要想写好科幻小说,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破万卷书,拓展自己从来不知道的领域,大量阅读优秀的科普图书,是很好的科幻创作出发点。”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实验实践中心主任于晓娟围绕“无处不在的‘微’胁”主题,为获奖学生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科普讲座,并用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微塑料污染对海洋、土壤、水资源、大气、人类的负面影响。

特等奖获得者郭士赢(右)
来自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的郭士赢,以一篇《心链之殇》获得本次征文活动特等奖,他用“人类天生的不足在于个体的羸弱与不团结”作主旨,书写了一位以“侠之大者”为己任的刺客,所认知、所目睹、所经历、所参与的,探向更高的人类文明和集体意识的征程,其思想的深度与文笔的精度,引得各位评审老师一致好评。

一等奖获得者黄小波(左二)、潘岩(右二)
一等奖获得者潘岩以《穿越时间的尽头》为名,记录了一节3024年的“历史课”,这节课回顾了因为环境污染面临灭绝的2144年的地球,和那些前赴后继探索地球外的“地球”的“先驱者”们。
本次征文活动还开辟了一个独有的赛道——人工智能辅助创作组,一等奖获得者黄小波正是这个赛道里的佼佼者,其获奖作品《朗姆酒与偏见:简.奥斯汀的朗姆酒广告》,设置了一个具体的情境——在虚拟世界里,开展一场关于朗姆酒广告的头脑风暴,并把人类历史长河中闪耀的群星灌注在一个个AI体中,于此场景中交流、碰撞、绽放出瑰丽的创意之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