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

人物简介

原名耆年,字寿昌,号龟年,后改名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1905年考入永平府中学。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留学期间,曾发起组织神州学会,进行反袁世凯运动。1916年5月回国参加“讨袁”运动。曾任《晨钟报》总编辑、《甲寅日刊》编辑,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1918年1月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兼任经济学教授和《新青年》杂志编辑。6月与王光祈等人组织了“少年中国学会”,任《少年中国》编辑主任。同年12月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十月革命胜利后,研究和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著名论文。1919年积极领导“五四”运动,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同改良主义思潮作坚决斗争。1920年3月与邓中夏在北京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创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中共北方区委工作。1922年后多次代表党与孙中山会谈,在帮助孙中山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改组国民党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1924年1月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同年6月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25年任中共北方区委书记,1926年组织北方人民支援北伐战争,领导了北京人民的“三·一八”游行示威运动。1927年4月6日被军阀张作霖逮捕,28日在北京就义。主要著作编入《李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